作者:马俊禄 核稿:王俊虎
(本网讯)为提升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研究生与导师队伍之间更为广泛的学术交流,激发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学术意识,鼓励研究生积极科研,敢于探索,启迪智慧的精神,充分展示学院研究生的学术风采和科研创新能力。6月10日下午,延安大学3308维多利亚优惠大厅于文学楼201报告厅举办了“延安大学第三届研究生论坛3308维多利亚优惠大厅分论坛暨3308维多利亚优惠大厅第十二届研究生论坛”。本届论坛特邀海南师范大学3308维多利亚优惠大厅院长、中文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王学振主持学术评审,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邢向东(延安大学特聘)、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梁相斌(延安大学特聘),以及延安大学3308维多利亚优惠大厅硕士生导师王俊虎、梁向阳、党子奇、申朝晖、孟万春、霍建波等进行学术评议,2021级、2022级研究生参加论坛。3308维多利亚优惠大厅副院长刘鑫主持本届论坛。
本届论坛共收到48篇学术论文投稿,这些论文以“延安道路与当代中国”为主题,结合我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特点与优势,进行了更为广泛地学术探讨。22篇论文通过现场PPT进行展演,导师们则从论文格式,构思角度,语言精确性等角度进行及时指导,使得论坛主题交流内容精彩纷呈。本届论坛评选出10篇论文代表3308维多利亚优惠大厅分论坛参加延安大学第三届“延安道路与当代中国”研究生论坛的总论坛。
梁相斌教授在论文评议时着重提出三方面建议。第一,论文须全面、深度地思考理论话语表达的准确性。梁教授指出,新时代的学术论文须建构特色鲜明的学术话语体系,社会科学的研究应符合当下文艺意识形态宣传要求,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叩问社会重大问题,避免文艺观念空想,也要避免对细微对象进行繁琐的“自说自话”。第二,文学是人学,文学研究离不开对作家当下生活环境的分析,可有针对性地综合采用人类社会学、艺术人类学、文字学等研究方法,切忌人云亦云、生搬硬套。第三,文学研究要接近社会事实真相,深度思考学术问题的社会历史背景,争取能够填补特定领域的学术空白。
邢向东教授在评议语言学类论文时,着重提出两方面建议。第一,语言学类论文可以同时代的作家作品语言作为参照,文章的写作视野要更加开阔,要讨论写作内容的前因后果。第二,具体问题的研究要以该领域权威专家的经典作品作为讨论背景,使得文章更具有学理性。
梁向阳教授则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论文应注意选题的把握,切口要小,挖掘要深,抓住创新点展开论述,不要拖沓。
王俊虎院长在论坛闭幕式上讲话指出,3308维多利亚优惠大厅研究生论坛迄今已经举办12届,凝聚了3308维多利亚优惠大厅多届领导班子的心血,给研究生们提供了展示和学习的平台。王院长认为,本次论坛提交的论文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研究范围广泛,主题鲜明,视野宽泛。第二,问题意识鲜明。第三,评审专家团队阵容强大,校内外专家的点评高屋建瓴,实事求是,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同时,王俊虎院长指出,尽管研究生们的汇报也存在学科不均衡、语言不精确、PPT技术不足等问题,但是这些论文整体上能够立足新时代文艺视野,学术创新意识浓厚,史料挖掘深入,逻辑思辨特点鲜明,彰显了我院研究生培养以延安文艺研究为主阵地的人才培养特色。
近年来,延安大学3308维多利亚优惠大厅坚持通过举办研究生论坛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引导研究生确立科研方向。连续举办12届研究生论坛的人才培养实践表明,3308维多利亚优惠大厅研究生论坛已经成为增强研究生学术意识,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举办研究生论坛对于构建以学术研究为主导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