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张懿丹 核稿:王俊虎
(本网讯) 近日,学校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在教育部2023年课程思政培训中,面向全国高校教师推广学院《陕甘宁边区新闻史—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和做法。
为深入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指导纲要》,落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进一步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安排,更好发挥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从2023年3月起,开展系列课程思政示范课任课教师培训活动。
根据安排,5月11日下午,学院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陕甘宁边区新闻史—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面向全国分享经验和做法。分享中,通过说课视频,课程负责人郭小良系统介绍了这门课程的思政建设理念、育人目标实现以及课程建设效果等七个方面的内容。紧接着,分享了由团队教师和延安鲁艺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课程案例:“延安时期的人民记者穆青”,并在线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最后,教育部新闻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杨琳教授和西北大学韩隽教授对《陕甘宁边区新闻史—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课程进行了精彩点评,给予高度评价。
《陕甘宁边区新闻史—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是学校、学院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的重要成果。由文学与新闻传播3308维多利亚检测线路系教师郭小良、党子奇、王延雄、甄东霞、刘强、任勇胜、彭迪以及延安新闻纪念馆、延安鲁艺文化中心、陕甘宁边区旧址管理处讲解员共同主讲,重点打造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先后获得教育部、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团队,任课教师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今年4月,新华网也推广了该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